1990年國際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得主–貝瑞佐夫斯基鋼琴獨奏會
1990年國際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得主–貝瑞佐夫斯基鋼琴獨奏會
日期 : 4/27(六)19:30 地點 : 台中市中山堂
票價 500 800 1200 1600 200 2500
購票資訊:https://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14424
日期 : 4/27(六)19:30 地點 : 台中市中山堂
票價 500 800 1200 1600 200 2500
購票資訊:https://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14424
曲目:
拉赫曼尼諾夫:10首《前奏曲》,Op.23
克萊斯勒:《愛之喜》、《愛之悲》 (拉赫曼尼諾夫改編鋼琴獨奏版)
李斯特:7首《超技練習曲》Nos.2, 4, 5, 7, 8, 10, 11
拉赫曼尼諾夫:10首《前奏曲》,Op.23
克萊斯勒:《愛之喜》、《愛之悲》 (拉赫曼尼諾夫改編鋼琴獨奏版)
李斯特:7首《超技練習曲》Nos.2, 4, 5, 7, 8, 10, 11

他曾說:
「在琴鍵與鋼琴之間,存在的僅有演奏者自身對於音樂的絕對信念。
唯有一音不漏的百分百演奏,才能貫徹對於該作品的信念與主張;
也唯有在音樂中貫徹主張,才可能在演奏中放鬆身心,
細細體會音樂帶給你的所有喜悅。
我常將演奏的過程當成是一場狩獵,
只不過獵人追逐的是奔馳的獵物;
而我追逐的卻是琴鍵上川流不息的音符。
我信任我的能力,並將一切技巧轉化成構築場景的道具與裝備,
直到完成最後一個音,我才滿足於我所締造的音樂世界。」
「在琴鍵與鋼琴之間,存在的僅有演奏者自身對於音樂的絕對信念。
唯有一音不漏的百分百演奏,才能貫徹對於該作品的信念與主張;
也唯有在音樂中貫徹主張,才可能在演奏中放鬆身心,
細細體會音樂帶給你的所有喜悅。
我常將演奏的過程當成是一場狩獵,
只不過獵人追逐的是奔馳的獵物;
而我追逐的卻是琴鍵上川流不息的音符。
我信任我的能力,並將一切技巧轉化成構築場景的道具與裝備,
直到完成最後一個音,我才滿足於我所締造的音樂世界。」
轉載自 呂岱衛|文
演出零失誤!
「技驚四座!風馳電掣!」這是十年前,貝瑞佐夫斯基首次來台演出時,樂評所給予的評價!當年的他,挾著1990年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光環,憑藉著凌厲的演奏技巧與駕馭鋼琴的氣勢征服了台灣的樂迷。
當年貝瑞佐夫斯基曾對著紐約媒體自豪的說:「我在鋼琴上從不彈錯音!」這樣的自信與豪氣在當時震驚了世界樂壇。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若你看過貝瑞佐夫斯基彈琴的樣子,實在很難不把他與史奴比漫畫中總是彈著玩具鋼琴的謝勒德聯想在一起。巨大的鋼琴在虎背熊腰的貝瑞佐夫斯基面前彷彿被縮小了,在他的雙手下,這些鋼琴就如同玩具一般,不論是音響效果宏大的史坦威,抑或是音色寬厚醇美的貝森朵夫,他總能輕鬆寫意的讓它們發出各種難以想像的華麗音色與流暢旋律。貝瑞佐夫斯基是一則古典樂界的傳奇,同時也是一項人類難以超越的障礙!他最著名的一次演奏就是撼動樂壇的《伊斯拉美》。且看這場2005年在墨西哥的獨奏會,貝瑞佐夫斯基以驚人的7分24秒達成音樂史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這首難度六顆星的曲子中,貝瑞佐夫斯基非但一音不漏,更在聲部音響與音色層次間製造了不可思議的驚人效果,不僅打破了當年季弗拉(G.Cziffra)所設下的八分鐘極限障礙,更成為鋼琴家亟欲超越了另一堵高牆!
點看《伊斯拉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5raMK4Z9co 將《伊斯拉美》推上難曲顛峰的始作俑者就是他!7'26"一音不漏的記錄,立下史上著名的貝瑞佐夫斯基障礙
持續進化的黃金十指與音樂內涵
而自從他在1990年摘下柴可夫斯基大賽桂冠那一刻起,許多好事的樂評便大放厥詞,認為以貝瑞佐夫斯基這種拼命三郎式的演奏方式,不出幾年他的演藝事業必定走下坡,就如同當年的塔爾貝格,很快的就被世人遺忘。然而五年、十年、甚至廿年過去了,如今貝瑞佐夫斯基依然屹立於舞台之上,仍舊以滴水不漏、百步穿楊的精準技術把玩著他手下的鋼琴。當年妄下斷論的評論者現都已噤聲不語,而貝瑞佐夫斯基卻成為了醫學研究的熱門對象。大家都想知道,為何過了廿年,貝瑞佐夫斯基的技巧與體力仍在進化成長?
事實上,貝瑞佐夫斯基不只技巧在成長,連同細膩的音樂詮釋,似乎也隨著年紀而越發香醇。就拿這次來台音樂會中的焦點曲目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來說吧!當今樂壇中能在同一場音樂會演奏全本李斯特《超技練習曲》的鋼琴家寥寥可數,而這種嘗試對於貝瑞佐夫斯基來說卻是他一年兩百多場音樂會中常見的標準曲目安排。若再以《超技練習曲》中的《馬采巴》為例,當所有的演奏者殫精竭慮想要呈現樂曲當中的「巨大」與「艱難」時,貝瑞佐夫斯基卻以泰然自若、淡定如水的詮釋告訴我們隱含在馬采巴英雄背後的浪漫深情。面對音樂性與技巧的拿捏,貝瑞佐夫斯基總自信的說:「在我的音樂中若要表現情感,我總會讓音樂自己將情感帶出來,要不然,就用我的手指將音樂帶出來。因為我知道,我的手指絕不會令我失望!」偉哉斯言!
李斯特第四首《超技練習曲》完美演奏
沒有極限!從不彈錯音的超級賽亞人
許多媒體觀察貝瑞佐夫斯基驚人的演奏實力時,總會拿他與上個世紀的技巧大師季弗拉相提並論,認為他是自季弗拉以降世界上鋼琴技巧最好的鋼琴家。其實貝瑞佐夫斯基的音樂技術說穿了不過就是「速度」、「力量」、「清晰」、「準確」與「耐力」這五項要素的完美展現罷了。但要讓這五項要素如同五芒星般閃閃發亮歷久不衰,這在當今樂壇還真的無人能出其右。而這樣的傳奇音樂家在闊別台灣十年後,即將於今年四月份再度造訪台灣。原本就已被喻為是超凡大師的貝瑞佐夫斯基,再經過十年的淬鍊與熟成,這次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我想各位朋友若這次再錯過,或許還得再等下個十年了!
最後我們再來欣賞貝瑞佐夫斯基演奏的拉威爾曠世名作《加斯巴之夜》當中的地獄級曲目《史卡波》。當年拉威爾在發表這首樂曲時曾害羞的對友人表示連他自己都無法練好《史卡波》,而霍洛維茲甚至曾公開對媒體宣稱,在公開音樂會中,要一音不錯的將《史卡波》彈完,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這些通則對貝瑞佐夫斯基完全不適用!他再一次證明了超級賽亞人的威力,用打破記錄的八分鐘告訴世人:現在的他,沒有極限!
這首曲子沒有人能完全不彈錯,連拉威爾自己都不會彈。只有貝瑞佐夫斯基又一次立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