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極致音效的音樂廳形狀

達到極致音效的音樂廳形狀

全球各地著名的音樂廳多有搶眼的造型,二戰後重建的柏林愛樂音樂廳與風帆形狀的悉尼梨歌劇院可稱箇中典型,而荷蘭皇家大會堂則是另一種「外觀未必起眼,聲學效果卻好到極致」的範例。此處我們要討論的是後者:如果以純聲學的角度,音樂廳該怎麼設計,才能擁有最好的音樂表現呢?

數十年來,從側牆反射的聲音對音樂廳聲學效果的影響眾所周知,早期人們相信擴大收音面和拉近接收距離,能夠得到好的效果,近期美國國家科學院發表的研究增進了對接收音樂動態方面的知識,其關鍵取決於音樂廳的聲學效果,這些發現對於設計更好的音樂廳有決定性的幫助。

芬蘭頂尖阿爾托大學 (Aalto University) 研究人員則進一步發現,動態表現最好、最適於聽眾接收各種音域的音樂的音樂廳,其內部形狀應以長方形、類似鞋盒形狀者為佳。

從「鞋盒壁」反彈的聲音能傳到人類聽覺最敏銳的方向,其對於樂團在大聲量樂段演奏的高音與強音有加強效果,但在弱音樂段則沒有這種功效,所以這種鞋盒狀的場地本身對強化音樂的起伏就有擴大器式的效果。

阿爾托大學的Tapio Lokki’虛擬聲學研究團隊專事探討空間的聲學效果如何影響聲音的呈現,以及人們如何接收這些聲音,此團隊的博士後研究者帕提能 (.Jukka Pätynen ) 博士表示:「動態表現是音樂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所以音樂廳能否傳遞樂團樂音的動態變化,是聲學表現的重要指標,我們的研究首先指出音樂廳的形狀如何影響人們對音樂動態的接收。」

資料來源:Muzik / Aalto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