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

閉上眼睛、摀住耳朵,你能頻記憶,勾勒所住城市的聲音風景嗎?

    「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是台灣首部描繪城市音景的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李志銘回憶記錄種種曾出現於台灣城市的聲音,從民謠到蒸汽火車、台大傅鐘,亦或是街頭叫賣「燒酒螺」、摩托車發動聲等等的「市聲」,對研究舊書學的他而言,都是「再不保存,便會永遠消失」。

法國電影大師布烈松曾告訴高達:「耳朵毋寧是更深刻地,但眼睛卻很浮躁、太容易滿足。」這句話啓發了李志銘,讓他張開耳朵,改用聲音來描繪、記憶城市。

從1977年開始,加拿大作曲家莫瑞·薛佛創立「世界音景計劃」,開啓記錄聲音風景的風氣。日本也在1993年成立音景學會,製作東京鐘聲地圖、徵選百大音景,以政府之力搶救「瀕危聲音」。然而台灣的音景研究卻相對缺乏,目前有1998年新竹市民票選「十大竹塹音景」,由新竹風奪魁。以及最近吳燦政主導的「台灣聲音環境資料庫計劃」,讓台灣的聲音地圖得以呈現。反倒是外國人熱衷記錄台灣音景,法國聲音藝術工作者彭葉生去年發表音景CD「台北聽三遍」、日本鐵道研究者片倉佳史來台灣錄製「音鐵(鐵道聲音)」。另外還有1969年日本人蒲谷鶴彥來台灣錄製「台灣阿里山森林鐵道」製成黑膠唱片,其中月台叫賣便當的錄音,恐怕是當年台灣民眾都很熟悉的林鐵場景,如今成僅存的聽覺歷史記憶。

「台灣人太浮躁,只會用視覺記錄世界!」李志銘認為台灣少了股讓人沈靜的力量-鐘聲。歐洲城市的教堂鐘聲,不只帶來宗教的力量,還能為居民沈澱煩躁、滌清俗慮。而台灣的鐘聲多半來自學校,但就連象徵自由精神的台大傅鐘,也從人工敲鐘改為電子控制機械敲擊,失去歷史餘韻。

藉由此書提醒「低頭族」,別忘了駐足聆聽、按鍵為稍縱即逝的聲音留下記錄。

 

文章來源:聯合報